皖西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
炒茶扫把用毛竹枝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茶方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间,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
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时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20℃左右,投叶量2.0~2.5公斤,高温快烘,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一般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进行,收购的黄大茶,先拉毛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闷黄。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温度130~150℃,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和瓜片茶拉老火相似,由二人抬烘篮,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火功要高,时间要足,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待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用户评论
终于有人写了关于制作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的文章!我一直对它的制作过程很好奇,现在终于可以了解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很喜欢喝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黄大茶</span>,这种感觉真的不错。这篇博客介绍的很清楚,我希望能试试自己在家做一个看看结果怎么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喝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长大,爷爷说这个地方的茶最好喝。这篇方法好像和爷爷说的有点不一样呢,难道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制作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听起来还挺复杂的,需要很多步骤和讲究吧? 我估计还是去买现成的比较简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帖子说得蛮详细的,看明白了以后,我觉得自己也能尝试制作了!想问问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技巧可以分享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个方法,感觉制作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非常麻烦啊。我宁愿去买成品喝也不太愿意自己动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说的这些步骤其实很简单就能懂,我觉得只要稍微练习几次就可以掌握了。期待尝试一下做出来的茶和专业制作的有什么区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只有介绍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的制作方法?其他地方的茶叶的做法呢?希望以后也能看到相关内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帖子让我对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这种茶更加了解了,原来它的制作工艺还挺讲究的!很感谢作者分享这方面的知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博客写的很棒,图文并茂,讲解很清晰易懂。对于想要尝试制作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典!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博客文章后我感觉自己更想尝试自己制作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皖西黄大茶</span> 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