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全松茶—全面科普茶叶百科知识,让你轻松懂茶、品茶、喝好茶。
当前位置:首页  茶叶资讯  茶具知识 > 茶诗与茶画

茶诗与茶画

时间:2025-04-16 16:54:13 作者: 阅读:18°C

中唐诗人卢仝(约公元795~835年),自号玉川子。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

中唐诗人卢仝(约公元795~835年),自号玉川子。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从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一碗、二碗至七碗时的不同感受和情态,故此诗又有《七碗茶歌》之称。

诗中描述诗人收到好友孟谏议差人送来新茶之时,在珍惜喜爱之际,自然想到了新茶采摘与焙制的辛苦,来之不易。关闭柴门,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接着诗人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七碗的感受。

茶对诗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解渴之饮,更能为他创造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而自古以来,诗人与画家的“灵犀”常常是相通的。卢仝的诗,深深打动了宋末元初擅诗的大画家钱选(约公元1239~1299年)。他以笔功柔劲、着色清丽的风格,根据400余年以前卢仝的《七碗茶歌》所描述的意境创作了《卢仝意茶图》,把诗人的千古绝唱再现于画面,形象生动传神。

明代大画家、能诗的丁云鹏(公元1547~1628年),自号圣华居士,他绘了一幅《玉川烹茶图》,把卢仝诗中“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的煎茶、品茶情景活现于画上。

关于茶诗与茶画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用户评论

灵魂摆渡人

太喜欢这种文情兼美的东西了! 茶诗和茶画,看着就感觉非常优雅高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以前只听说过喝茶,没想到还有茶诗和茶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今度ぜひ体験してみたいな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几妆痕

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太深奥了,很难理解,但这篇文章让我想了解更多关于茶诗与茶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我更喜欢的是茶画吧,那是一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把心神都沉淀下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茶诗讲究意境,茶画注重笔墨技巧,两者都是对茶文化的深刻表达,令人赞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感觉这种文雅的东西不太适合我,我还是喜欢一些比较时尚的艺术形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这个题目好特别啊,以前没听过茶诗和茶画的说法,看来要自己好好去了解一下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真的无法阻挡! 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茶诗与茶画的精彩作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晨与橙与城

文章写得太浅薄了,一点都没有讲解茶诗与茶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我也喜欢喝茶,但我不太理解这种文人雅士的玩法啊。我还是喜欢喝一杯清茶放松心情就好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让自己更有文化底蕴,值得一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感觉茶画和茶诗都是一种非常高深莫测的艺术形式,我暂时还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寒

希望以后的文章能更加深入地介绍茶诗与茶画,比如一些优秀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地址:https://www.quanshongcha.com/article/24800.html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

    本栏阅读
    黑虎、荷叶瓣杯(茶具图片)
    荷叶瓣杯青狮黑虎湘妃情   ..
    中国古代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
    明代许次纾《茶疏》有言:“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页,缺一则废。”这强调了茶、..
    精美茶具:三结义壶(茶具图片)
    三结义壶青梅竹马方础壶 ..

    Copyright © 2002-2024 野生全松茶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5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