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明前茶,是指清明节在4月4日前一周采摘鲜嫩芽叶,然后进行加工的茶叶。明朝以前的茶叶主要是绿茶。明代以前的茶叶是在春季茶树刚出芽时采摘的,芽叶嫩绿,色泽清香。明以前的茶,纯正清香,但产量少。
大家都在说明天之前的茶好。为什么?
1.茶含有丰富的物质。
在江南茶区,经过漫长的冬季,茶树中的营养物质已经充分积累,由于早春气温较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此时芽质较好。
2.营养丰富,味道香甜。
明前茶的氨基酸含量高于后期茶,而苦味的茶多酚相对较低。这时的茶,味道香醇。
3.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
明代以前茶的起源;
明朝以前的茶叶,天气寒冷,没有虫害,很少被农药污染,尤其是早春茶,一年中绿茶的品质最好。因此,很多明代以前采摘的高档茶叶,特别受到爱茶人士的青睐。
古代农业生产一直以节气为指导,茶叶生产也是如此。尤其是古代的贡茶,早求珍贵,俗话说“早一日为宝,晚一日为草”。
古代的贡茶,如紫尊贡茶、西湖龙井茶等,往往在“惊蛰”(阳历3月5日前后)、“春分”(阳历3月20日前后)时发芽,清明前(阳历4月5日前后)即可采茶。
所以古人把春茶分为三种:会前茶、火前茶、雨前茶。这里的“会前茶”是指春节前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41天到50天之间,大约是“春分”时节(3月20日前后;“火前”是指清明节前,
“雨前”的意思是谷雨之前。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喝完龙井,他还没有筋疲力尽,还写了一首诗“火前是嫩,火后是最好的骑火。”乾隆皇帝说,清明节前一天采摘的龙井茶品质最好,但太早太嫩,太晚太老。
因为古人有寒食节三天禁火的习俗,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称之为“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所以“火前”其实是“明前”。
古代皇室非常重视“明前茶”,导致民间流行“明前茶”,出现了“明前茶贵如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