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非常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早期以茶汤的形式出现,到后来演变为煎茶、饮茶、品茗。茶叶始终带着"文雅"的滤镜发展至今,自古以来文和雅就是密不可分的。
一、 历史长河中始终没被淹没的茶文化如何发展至今
茶的历史贯穿古今,有记载,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年以前,还处在神农时代时,我们祖先就发现了茶解毒的功效,所以当时利用生叶煮着饮用,把茶叶当作药来食用。
之后到了西周、东周,百姓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是依旧将茶叶当药用。而到了汉代,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之后又以巴蜀为中心向周边不断传播茶文化,这时候茶文化开始有了雏形,在推广中不断发展。
而人们的食用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药用,茶叶开始被制成茶饼,也更方便了运输。唐朝时期更是饮茶成风,不仅受到唐朝经济、宗教、文化、环境的影响,还有陆羽等人的推崇,茶叶成为了百姓家必备的消费品之一。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煎茶之风"盛行。一直到了宋朝时期,朝廷内重文轻武,文人得到重视,大多重要职务都由文人掌管。而这个时期政治也非常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安逸,茶文化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一些与茶相关的特色文化也随之而来。有些茶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各省各地都存在很多茶艺馆,有些地区还多次举办"茶文化交流会",以茶会友,以茶为载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 丰富的贡茶制度带动宋人斗茶之风
1. 贡茶在宗教文化的倡导下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所谓贡茶,就是将茶以贡品的形式呈递给君主。早期茶文化一直以老百姓家居为背景传承着,到了唐朝,茶圣陆羽游历天下并写出了著名的《茶经》。这一著作详细记载了何处茶品更优,怎样喝茶才是高雅的,吸引更多文人雅士追求茶道。
茶叶愈发昂贵,贡茶制度应运而生。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贡茶制度,还将其发展的更加详尽。其实茶成为贡品,不仅因为味道香醇可口,同时也是因为佛教对它推崇备至。作为国教的推崇品,大大提高了茶的身价。
《封氏见闻录》中有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这是当时对佛教品茗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都会随身带着茶叶,在打坐、进行禅悟时都会喝茶。
他们认为茶是能够和天地沟通的食物,所以饮茶是必备的一项环节。而僧人对茶品的推崇也间接推动了贡茶制度的发展。
2. 以宋徽宗为首带动茶文化致使斗茶之风从朝廷蔓延开来
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其实与当时宋朝的贡茶制度密切相关,从民间挑选进贡给朝廷的茶都是以斗茶的方式筛选出来的,通过评定茶叶的等级,将优质的茶叶选为上品进贡给朝廷。后来斗茶逐渐演变为一种游戏,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有些平民百姓虽然消费不起上等的贡茶,但是也愿意挑选次一等的茶跟风茶潮流。作为宋朝的君主,宋徽宗也爱好品茗,还曾为茶著书立说,他所写的《大观茶论》轰动一时,里面好多观点可以说引领了当时的一波风尚。
所以在茶文化方面,宋徽宗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君主如此,大臣亦是如此。当时很多大臣都精通茶道,点茶咬盏基本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
在这一风气的影响下,茶艺甚至成为了女子考核的标准之一。直到现在,精于茶艺的女子也会显得气质绝佳,这种茶文化带来的影响延续至今。
3、 宋朝时期人们是如何斗茶的?
说到"斗茶",其实宋朝人都"斗"类的游戏都十分钟爱,诸如斗鸡,斗诗,斗蛐蛐等等,不管是君主大臣还是百姓都喜闻乐见。而斗茶,其实就是比茶的优劣好坏,又被称作茗战、斗茗。
作为古代富家子弟、普通闲人的一种文雅游戏方式,斗茶在宋朝盛行,具有较强的胜负色彩。但是争斗下又不失文雅色彩,斗茶者各取自己收藏的好茶,轮流烹煮,互相品评,最终决出高下,可多人共斗,也可以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这个过程不仅见识到优质的茶饼、茶盏,还可以学到茶艺,让茶友们亲身感受一下茶文化,有助于茶文化的传递和传播。
三、通过茶饼的好坏比拼经济实力的高低
比拼茶饼是斗茶比拼的第一个部分。宋朝时的茶不同于现在的茶,当时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将茶制成茶饼,在当时也被称为"团茶"。等到喝的时候再将茶饼磨成碎末,用沸水冲泡成茶汤。现在市面上一些年头较长的茶饼都价值不菲。
在宋朝时候也是这样,有的茶饼看着就好似一个精致的艺术品,上贡给朝廷的茶饼更是精致珍贵。可见,茶叶的比拼归根到底就是财力的比拼。财力雄厚的人储存的茶饼都是些珍贵罕见品,相比之下,经济有些困难的文人就缺少了优势。
但是茶饼的比拼也只是斗茶的第一部分,虽然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后续还是有超越别人的可能的。
1. 茶盏是决定斗茶比拼能否胜利的重要方面
在宋朝,茶盏等茶具多数都是手工制造的,所以不是富贵人家用的茶盏就一定优于普通百姓家。好的茶盏不仅材料优质,制作工艺技术也要精湛,材料可以靠金钱购买,但是精湛的技术不是常人都能拥有的。
而不同的成品茶盏,由于瓷器的胎质、烧成温度和釉层厚度等不同,最终人肉眼看到的花纹有所不同,放置茶水时候的观感也不同。当时使用的茶具基本都是黑瓷茶具,比较著名的就是"建盏","吉州盏"。
2. 点茶技术的比拼展现了宋人把生活品味当作最高层次追求的状态
宋朝时期的泡茶技术被称之为"点茶",虽然现今泡茶技术也流传下来些许,但是远不及宋朝时期。宋人点茶,品到的不仅是冲泡后的茶醇香不寡淡,同时也能品到泡茶时的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
不同的人泡出的茶叶味道不同,这也是斗茶的公平所在,无关地位身份,众人各凭本事,只有拥有娴熟技巧的人,才可能在点茶比拼中获胜。点茶虽然看似工序简单,只有注水和搅拌茶碎末两个部分。
但是宋徽宗却将它细致化,归结出来"七汤点茶"。每一次注水都有不一样的要求,比如第一次就是环绕茶盏内壁,不让水浸入茶膏。第二到六次注水看似动作相似,其实却大不相同。
每一次注水的注入点、倒水量还有手指手腕环绕旋转的力道都有不同的讲究。第七次注水就要着重看茶汤的轻清重浊,还有汤花的稀疏稠密程度,做到各步都满足条件,才能保证最终获得优质的茶汤。
3. 斗茶最终比拼的就是茶汤的好坏
其实前面比拼的三个部分都是基础硬件设备,只有最终的结果才是更重要的,再好的茶饼、茶具,泡不出来好的茶汤,都是泛论。宋人讲究作出的茶汤美如"疏星淡月",他们用茶筅击打茶汤,让茶汤泛出泡沫。
这一过程颜色从翠绿变成奶绿,再到奶白色,最后整个茶碗泛起雪花。这样做出来的茶汤能看得见"雪浪",犹如散发着光芒一般,常被比作"镜中花","水中月"。这也是宋人比拼茶汤的一个判定标准,首先看茶汤的色泽和均匀程度。
其次看汤花和茶盏内壁接触处出现水痕的快慢,即云脚散出现的时间越晚,或是根本不出现就越容易胜利。而汤花贴合茶盏内壁长时间不退散,就表示做出的茶汤更优质,获胜几率越高。
足以证明,宋朝时期人们对斗茶和品茗都要求非常高,文人雅士加入以后,将斗茶这一饮茶方式赋予了更多的文学气息。
四、 总结
斗茶和品茗作为两种不同的饮茶方式,一个在于"斗",一个在于"品",品茗更倾向于享受,更适合在安静舒适的环境约三两好友谈心交流时进行的一种饮茶方式,这种方式也传承至今。
而斗茶现在虽然十分罕见,但是也有一些茶艺交流会上能看见少许人进行这项比拼。虽然不及品茗那样坦然,安定,但是却给茶文化带来了一些娱乐性,吸引更多人了解茶文化。
不论宋朝时人们的奢靡懈怠,面对内忧外患的软弱无能,至少当时的茶道传承至今,也为现今人们的紧张生活带来了一丝宽慰。
用户评论
在今天的生活中,发现宋代品茗的文化对现代茶艺有着深远的影响,真是太有趣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斗茶源于宋代,这让我对现在的茶艺赛事充满更多兴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宋朝的品茗文化竟然还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好有历史感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品茗、斗茶源自宋代,让现代人对于茶叶的选择多了更深的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联系竟是如此紧密,通过斗茶活动能深入解读宋代的饮茶文化。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不到我们在日常的小确幸中,也能够追溯到宋代茶文化的精髓。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品茗和斗茶的起源竟然是在宋朝,这是个将历史爱好与茶香融合的好话题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探索宋代品茗与斗茶文化,让人对茶叶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斗茶不仅是一场品鉴比赛,背后更是连接着历史上宋代的品茶艺术之瑰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品茗到斗茶的历程穿越古今,令人感受到宋代文化的魅力和现代饮茶生活的交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代人能通过斗茶活动领略宋代的高雅品位,感觉生活品质又提升了档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品茗与宋代历史的密切联系让我们更热爱生活中的每一杯好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探索宋代的斗茶文化,能够激发我们对更多古老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现代生活中品味的一杯好茶,背后藏着宋朝的深厚文化底蕴,每口都是故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品茗与斗茶的起源在宋朝,让我更加珍视每一杯茶的时间,感受那份古人传下来的仪式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了解宋代对现代品茗的影响,发现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体验历史的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今之间的对话就从一盏茶开始,每一次斗茶都能感受到宋朝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日常生活的忙碌中抽时间品味茶香,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宋代时期的智慧与审美。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宋代的品茗艺术和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每品一次茶就像在历史长河中旅行了一番。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