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紧压茶是相对于散茶而言,是指将散茶在高温、高湿与蒸压后加工成茶饼、茶砖、茶坨等形状。
紧压茶制作历史悠久,唐宋时期,福建的团形饼茶备受推崇,上面还要压上龙凤的图案,所以人们就叫它“龙团凤饼”,好看的不要不要的,现在普遍认为这就是紧压茶的开端。
明太祖朱元璋时,他认为蒸青饼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过于奢华,于是下昭“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就是说以后过节不收龙团,要收只收芽茶。看吧,农民出身的土皇帝真是不懂享受。自此除了边销茶大多还是紧压型外,内地人普遍认为紧压茶是次品,上不得台面。你看皇帝都不喝,肯定是不好对吧,唉,真是天大的误会。
到清朝时,普洱茶成为贡品,紧压工艺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反正马背民族是拿茶来煮奶喝,才不管你芽叶还是紧压,方便运输、耐存储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那时候要给边疆少数民族运送普洱茶,路途遥远,动辄一趟下来就是好几个月,在运载以人畜力为主的古代,不管是进贡还是边销,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基本上锁死了,所以同样跑一趟,紧压茶肯定比散茶运输成本低、效率高。
除过方便运输外,普洱散茶和空气接触面积大,氧化迅速,内部转化也快,如果不能及时消耗,不但香气容易挥发,而且空气中的杂味会随着水分进入茶体,影响茶叶的品质。紧压茶呢,又分为铁饼、石模饼、手搓丸等,压制的松紧度不一样,虽说转化的快慢不同,但是和散茶比较,接触空气面积要小的多,转化是循序渐进、由外向内传递式的,在长期储存方面吊打散茶。
除过氧化,紧压的普洱茶在蒸制过程中,会进入大量的水汽,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加微生物的数量,这也是散茶所不具备的陈化优势。
但是的但是,茶品只是一方面,普洱茶的“后发酵”还与储存环境密切相关,储存不当,再好的茶也可能变成废柴,储存得当,相对不怎么样的茶在转化后来个小变身也不是不可能。
而普洱茶在储存中的转化,是吸引茶友们的一个重要因素,既然要储存,那当然做成紧压茶更具优势啦。
用户评论
哎呀,我还以为普洱茶做成茶饼只为了好看呢,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讲究,真是学到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普洱茶做成茶饼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那么简单啊,还有实用性在里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茶饼的存在,看了这个解释后恍然大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觉得茶饼是做作出来的产物,现在知道了它的由来和好处,佩服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终于搞懂了普洱茶为什么会制成茶饼,因为它可以更方便地保存和运输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现普洱茶做成茶饼不只是为了卖相好吧,还有实用的考虑在内,挺有意思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好奇茶饼的存在意义,现在明白它其实是为了让口感更好而精心设计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普洱茶有那么多复杂的功能,做成长条的茶饼仅仅是因为美观吗?当然不是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为只是个装饰呢,原来是考虑到茶品特点和保存运输问题,聪明设计!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才明白,普洱茶做成茶饼其实蕴含着文化和功能上的深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只是为了摆盘好看,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实际用途在里面的普洱茶茶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到了新知识!原来普洱茶做成饼还有利于储存、泡饮等方面的考虑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我觉得就是一种艺术表现,实际上它是有实用价值的,确实让我刮目相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现这么精巧的设计背后竟然是为了普洱茶更好的保存和泡饮体验,真是厉害的创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以为只是视觉冲击力强,看了原因后觉得原来设计真是考虑周到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彻底服了普洱茶的人类智慧,茶饼不是随便做的,背后有科学依据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了普洱茶做成茶饼的深层含义后,我对茶叶文化和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是这样啊,我一直以为只是讲究观赏性,现在对普洱茶的理解更深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得感谢这篇解释让我有机会了解到这些关于普洱茶的独特价值和设计思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